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2.0版|荜拨

作者: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2.0版
2024-03-08 19:53:17

荜拔_百度百科

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荜拔播报讨论上传视频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荜拔(Piper longum L.)是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植物。植株长达数米,大多数部位常被粉状细柔毛;枝呈“之”字形,具粗棱及沟槽;叶纸质,下部叶卵圆形或稍肾形,顶端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下部叶柄较长;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为核果,球形。花期7~10月。 [4]荜拔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在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约580米的疏荫杂木林、竹林、 [4]芭蕉林、村寨篱笆周围及河滩旷地。 [2]荜拔在较阴湿的林下生长,植株高而纤弱,开花结果少;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植株较矮小,但开花结果较多。 [2]荜拔是传统中药,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果穗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4]晋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小儿疝气中医疗法的秘方平疝方中便有荜拔这一味药。 [5]中文名荜拔拉丁学名Piper longum L.别    名毕勃 [6]、荜茇 [6]、荜菝 [6]、荜芨 [6]、鼠尾 [6]、野毕菝 [6]、毕拔 [6]、云南荜拨 [6]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 [4]目胡椒目科胡椒科属胡椒属种荜拔命名者及年代L.,1764目录1形态特征2产地生境3生长习性4繁殖方法▪播种▪扦插5栽培技术▪选地整地▪田间管理6主要价值7植物文化形态特征播报编辑荜拔(14张)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而两耳重叠,且稍不等,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叶脉7条,均自基出,最内1对粗壮,向上几达叶片之顶,向下常沿叶柄平行下延;叶柄长短不一,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的有时近无柄而抱茎,均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为叶柄的1/3。 [1]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5厘米,直径约3毫米;总花梗长2-3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有时基部略狭,直径约1.5毫米,无毛,具短柄,盾状;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惟苞片略小,直径0.9-1毫米;子房卵形,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柱头卵形,顶端尖。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顶端有脐状凸起,无毛,直径约2毫米。 [1] [7]产地生境播报编辑分布于中国、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及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 [1]荜拔喜土壤肥沃、疏松的山坡。生长在海拔200-1000米的低谷、河谷和盆地边缘的湿热地区。多生长在竹林、芭蕉林下,村寨篱笆周围及河滩旷地。 [2]生长习性播报编辑荜拔(7张)荜拔花期7-10月。 [1]冬季绝对低温在-3℃时也能安全越冬。在较阴湿的林下生长,植株高而纤弱,开花结果少;阳光充足的地方,植株较矮小,但开花结果较多。 [2]繁殖方法播报编辑播种种子采集在10-11月份果穗由青绿色变黑绿色,种子由黄白变褐色时即种子成熟。将成熟果穗剪下,在室内堆放2-3天,待果肉发酵变软,将果穗装于布袋中轻轻揉搓后,用清水洗去果肉,稍晾干即可播种。 [2]播种方式播种可采用春播或即采即播。如果采用春播,应将种子混合温沙贮藏。选择阴坡、避风、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育苗。深耕细耙后起畦,哇宽12米。施足腐熟的农家肥。在整地的同时搭好架,以便出苗后盖草遮。荜拔种子较小,播种时应浅播。播种前用草木灰水浸种2小时,去掉种子表面的油质,以利发芽。3-4月播种,播后1个月出苗。苗高10-15厘米时定植。 [2]扦插主要为扦插繁殖,直立茎匍匐茎均可作插穗,以直立茎开花结果较快。插穗长10-15厘米,只有2-3节为好,如繁殖材料不足,只有1节的短枝也可扦插成活。扦插时期除冬季外,其余季节均可进行但以春季较好。扦插苗床与种子繁殖法相同,整理好的畦,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将插穗按株距5-10厘米以45度角斜插于沟里,入土深度为3-5厘米,覆土压紧、浇水。气温在20℃以上扦插时,1星期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达90%以上。培育1个月左右,待新枝长出扯5节时可以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株行距45-60厘米,选阴天或小雨天适当带土定植。 [2]栽培技术播报编辑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山坡或平地有一定荫蔽的地方种植。在20度以上坡度的山坡种植时,可修成1米左右的梯田;在平坦地区种植,耕翻后起1.2-1.5米宽的高畦。种植前每亩施1-1.5厩肥、堆肥等农家肥作基肥。 [2]田间管理遮荫、除草和追肥幼苗期需要具有一定的遮荫环境,应搭棚遮荫,加强除草工作。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2-3次,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施人粪尿或硫酸胺等氮肥。6-7月份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开花结果。搭支柱和修枝当匍匐茎发出直立营养茎时.应搭支柱或搭架,以利于茎蔓攀援,避免形成不定根而消耗营养,影响果枝的形成。在冬末春初,应修剪密枝、病枝和弱枝,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2]主要价值播报编辑荜拔(3张)果穗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1]荜拔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有温中止痛之功,该品能散胃肠寒邪而止痛,为中医临床治疗里寒症的常用药物。《本草纲目》言其“治头痛,鼻渊,牙痛”。《本草拾遗》言其“温中下气,补腰脚,杀腥气,消食,除胃冷”。《本草求真》言其“凡一切风寒内积,逆于胸膈而见恶心呕吐,见于下部而见肠鸣冷痢水泄,发于面部而见齿牙头痛鼻渊,停于肚腹而见中满痞寒疼痛,俱可用此投治,以其气味辛温,则寒自尔见除”。夏日常用其调味,可有效预防胃脘冷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但需要强调的是,因荜拔辛热,过食易损伤人体正气,故不能随意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所指出:“荜拔能动脾肺之火。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眼花等不适。”因此,在腹泻中,症见便臭灼肛、口渴心烦、小便黄赤或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喜冷饮,属实热郁火所致者,均不宜服用该品。此外,症见手脚发热、面部红赤,属阴虚火旺体质者,也应慎用该品。 [3]植物文化播报编辑故事传说荜拔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因患痢疾而腹痛腹泻,苦不堪言,以致食欲大减,身体消瘦,卧床不起。御医们绞尽脑汁,但太宗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不得不招来四方名医会诊,连连发出诏令悬赏征集医治太宗痢疾的方药。 [3]当时,长安城中有位叫张宝藏的民间医生,曾使用民间单方即用牛奶慢火缓煎荜拔后内服治好过自己的顽固性痢疾,当他见到诏令后,便把这个验方献给了宫里。御医用此方先煎了一剂自己服,见无明显副作用,这才又煎了一剂给唐太宗服。太宗服药后腹痛腹泻很快好转,真是药到病除。太宗甚是高兴,便赐予张宝藏官居五品。唐代名医刘禹锡获此验方后,曾多次试用于痢疾的治疗,效果显著,他便将此方收载到他撰写的《传言方》中。 [3]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荜拨【中药】【中医百科】

荜拨【中药】【中医百科】

中医理论

中医保健

中医食疗

中药大全

中医方剂

疾病大全

中医书籍

中医理论

中医保健

中医食疗

中药大全

中医方剂

疾病大全

中医书籍

Search

Search

中医百科

荜拨

2016-09-23

荜拨

1 #

名称

Long Pepper

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鼠尾

荜茇

荜拨梨

阿梨诃他

椹圣

鼠尾

必卜

荜勃

毕拨

逼拨

荜拨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荜茇,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有栽培。

性味

辛,热。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

果穗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余或脱落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1m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以肥大、饱满、坚实、色黑褐、气味浓者为佳。

荜拨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主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经脉

归胃经、大肠经。

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①《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②《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③《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④《本草图经》:治气痢。

⑤《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⑥《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⑦《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鼻吸或置蛀牙孔中,适量。

注意禁忌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①《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②《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荜拨的药方

①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②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诃子)(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③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④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⑤ 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肉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⑥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⑦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⑧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⑨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⑩治心腹冷气刺痛,妨胀,不能下食 荜拨、胡椒、桂心(肉桂)各一分,为末。米三合,煮作粥,下荜拨等末,搅和,空心食之。(《食医心鉴》荜茇粥)

⑾治冷痰,饮食不下,膈脘不快 荜拨(炒)一两,诃黎勒(诃子)(煨,去核)三分,干姜(炮)半两。上三味,为细末,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圣济总录》荜拨丸)

⑿治年深头风,痰厥呕吐,恶闻人声,头不能举,目不能开 荜拨为细末,每服一大钱,茶清调下,仍(口畜)少许鼻中,食后。(《杨氏家藏方》)

⒀治牙痛

㈠荜茇、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纳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㈡荜茇末揩之,煎苍耳汤漱去涎,治风虫牙痛。(《纲目》)

⒁治鼻流清涕

㈠用荜拨末吹鼻内即止,治鼻流清涕不止。(《卫生易简方》)

㈡荜茇、香附、大蒜。杆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治鼻塞脑流清涕。(《医学入门》荜拨饼)

⒂治满口白烂 荜茇一两,厚黄柏一两(火炙)。上为末,用米醋煎数沸后,调上药,漱口。(《丹溪治法心要》)

【食疗方】

1.砂仁荜茇桔鱼汤

砂仁10克,荜茇10克,陈皮10克,大鲫鱼1000克,大蒜2头,胡椒10克,辣椒、葱、食盐、酱油、菜油适量。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在鲫鱼腹内,装入陈皮、砂仁,荜茇、大蒜、胡椒、辣椒、葱、盐,将鱼腹以线缝合;取锅1只,放入菜油烧热,将鲫鱼入油中煎3分钟,加入酱油和水适量,炖熟即成。弃药,吃肉喝汤,佐膳酌量食用。

功效 温中散寒,理气健脾,和胃止呕,补虚。主治寒性腹痛和虚性腹痛患者食用。

2.筚拨粥

筚拨5克,白胡椒粉1克,肉桂皮3克,糯米适量。以糯米煮粥。筚拨、白胡椒粉、肉桂皮三者为末,同煮令熟,去滓,兑入糯米粥中,空腹食之。

功效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中医百科

中医百科(zhongyibaike.com)是一个非盈利性的中医网站。

本站致力于介绍研究中医相关知识,收集整理中医中药相关资料,交流中医中药相关体验。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Login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Copyright © 2011 - 2024 ZHONGYI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度安全验证

百度安全验证

网络不给力,请稍后重试

返回首页

问题反馈

荜茇 - 中药材 - 中医世家

荜茇 - 中药材 - 中医世家

首页

中药材

荜茇

《中国药典》:荜茇

拼音注音

Bì Bá

别名

荜拔、鼠尾

英文名

FRUCTUS PIPERIS LONGI

来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鉴别

(1) 本品粉末灰褐色。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1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油细胞类圆形,直径25~66μm。种皮细胞红棕色,长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 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 滴,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 取本品粉末0.8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4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丙酮(7: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黄色斑点。

归经

归胃、大肠经。

性味

辛,热。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荜茇

拼音注音

Bì Bá

别名

荜拨(《唐本草》),荜拨梨、阿梨诃吔(《酉阳杂俎》),椹圣(侯宁极《药谱》),蛤蒌(《赤雅》),鼠尾(《中药志》)。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

生境分布

分布我国云南、广东等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亦有分布。主产于云南、广东。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下部匍匐,枝横卧,质柔软,有棱角和槽,幼时密被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3.5厘米,密被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形,全缘。上面近光滑,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叶脉通常5~7条。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穗总花梗长2~3.5厘米,被短柔毛,穗长5.5厘米,直径约3毫米;花小,直径约1.5毫米;苞片1,近圆形;无花被;雄蕊2,花药椭圆形,2室,花丝短粗;雌穗总花梗长1.5厘米,密被柔毛,花穗长1.5厘米,花梗短;花的直径不及1毫米;苞片圆形;无花被;子房倒卵形,无花柱,柱头3。浆果卵形,先端尖,部分陷入花序轴与之结合。

性状

果穗圆柱状,稍弯曲,长2~4.5厘米,直径5~8毫米。总果柄多已脱落。表面黑褐色,由多数细小的瘦果聚集而成,排列紧密整齐,形成交错的小突起。小瘦果略呈圆球形,被苞片,直径约1毫米。质坚硬,断面微红,胚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以肥大、质坚实、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

果实含胡椒碱、棕榈酸、四氢胡椒酸、1-十一碳烯基-3,4-甲撑二氧苯、哌啶、挥发油(不含N、也不含酚性、醛性及酮性物质)。荜茇还含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芝麻素。

药理作用

荜拨中提出之精油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胡椒碱对家蝇的神经及肌肉组织均有破坏作用,但不及除虫菊。

大鼠腹腔注射胡椒碱可明显降低直肠温度(主要由于皮肤血管扩张),但重复注射后即不敏感,该动物并丧失在高温环境下及疼痛刺激时调节体温的能力。此作用系不可逆性,并与其辛辣刺激有关。

炮制

拣除杂质,去柄,筛净灰屑,用时捣碎。

《雷公炮炙论》:"凡使(荜拨),先去挺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方用,免伤人肺,令人上气。"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手、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膀胱四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性味

辛,热。

①《海药本草》:"味辛,温。"

②《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注意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①《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②《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①《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②《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③《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④《本草图经》:"治气痢。"

⑤《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⑥《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⑦《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或纳蛀牙孔中。

复方

①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②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③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④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⑤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⑥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⑦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⑧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⑨治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⑩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⑾治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各家论述

①《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②《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③《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④《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荜茇

拼音注音

Bì Bá

别名

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蛤蒌、鼠尾。

英文名

Long Pepper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1.《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

2.《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3.《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果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longum L.

采收和储藏:9月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包装后放荫凉干燥处,注意防止霉变或虫蛀。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有栽培。

原形态

荜茇 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原产热带,喜高温潮湿气候,我国主产地云南省盈江县,年平均气温19.3℃,最低月平均气温11.6℃,极端显低气温-1.2℃。幼苗需适度遮荫,否则因光照太强抑制生长,影响产量。花果期需充足光照。宜选山间、盆地、沟边湿润、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

栽培技术 用扦插、压条繁殖,可提早开花结实,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及控制雌雄株比例。宜在高温、湿润季节进行,插条或压条长度以带3-4个节为宜,用细沙或壤土作苗床,保持湿润15-20d可生根。待长出4-5个新节时,即可按行株距50cm×50cm定植。从外地引种,为便于运输也可用种子繁殖。种子阴干可保存半年,晒干则丧失发芽率。气温 22-25℃时播种,播前用30-40℃草木灰液浸2h,除去种子表层蜡质有利于出苗。苗长20cm左右可定植。

田间管理扦插或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经常除草、松士,花果期多施磷钾肥,苗期及定植后需搭棚适度荫蔽,至开花结果期去除荫蔽。当主蔓上发出新蔓时应搭架供茎蔓攀援。早春疏剪,除去过密技、病技及部分营养技,以利通风透光、营养集中,提高产量。

性状

性状鉴别 果穗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余或脱落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1m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以肥大、饱满、坚实、色黑褐、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穗横切面:果穗轴正中为薄壁组织,有一轮外韧型维管束,中央有的有空隙。每个浆果呈纵切面观,其顶端有的可见微突起的柱头薄壁细胞,外果皮为1列多角形表皮细胞,浅黄色,偶见小腺毛,表皮下有2-4列厚角组织。中果皮外侧有石细胞及油细胞散在,此外,另有油细胞层,靠近内果皮处有细小维管束分布。内果皮为1列方形或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种皮为2-3列棕褐色扁平细胞。外胚乳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内胚乳细胞及胚仅于通过种子上端可见。各浆果间的中果皮薄壁组织界线不易区分。有的部位可见两浆果间存在的苞片,为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亦有油细胞及维管束分布。

粉末特征:灰褐色。①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②油细胞类圆形,直径 25-60μm。③内果皮细胞长多角形,垂周壁不规则疣状增厚,有的似连珠状。④种皮碎片深棕色,表面现长条形或类方形,直径12-40μm,壁厚3-9μm。⑤淀粉粒细小,常聚成团块。

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胡椒碱的半数致死量为348.6mg/kg。荜茇油非皂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9.73mg/kg,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连续给药9月,实验前后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肺、肝、肾等的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小鼠活动、毛发及粪便均正常。

化学成分

荜茇果实含胡椒碱(piper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四氢胡椒酸(teTCMLIBahydropiperic acid),十一碳-1-烯-3,4-甲撑二氧苯(l-undecylenyl-3,4-methylene-dioxybenzene),哌啶(piperine),挥发油,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N-isobutyldeca-TCMLIBans-2-TCMLIBans-4-dienamide),芝麻素(sesamin),荜茇壬二烯哌啶(pipernonaline),荜茇茇十一碳三烯哌啶(piperun-decalidine),荜茇明宁碱(piperlonguminine),二氢荜茇明宁碱(di-hydropiperlonguminine),胡椒酰胺(pipercide),几内亚胡椒酰胺(guineensine),N-异丁基十八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oc-tadec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8-三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8(Z)-TCMLIBienamide],荜茇壬三烯哌啶(dehydropipernonaline)。茎含荜茇明碱(piplar-tine,piperlongumine)。种子中含长柄胡椒碱(sylvatine),双异桉脂素(diaeudesmin]。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本品所含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T和B、卵黄色八叠菌等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1.抗惊厥作用:大鼠腹腔注射150mg/kg,有明显的抗戊四唑的惊厥作用,使惊厥率显着降低,对电惊厥和听源性发作亦有明显对抗作用。抗惊厥作用强度可与苯妥英钠与三甲双酮相比。

2.2.镇静作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小鼠注射25mg/kg,5分钟后即闭目、低头、伏卧、很少活动,30分钟的活动次数从244次降为95次。与硫喷妥钠有协同作用,有对吗啡戊巴比妥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这种对抗作用比戊四唑或尼可刹米强而且安全。

2.3.对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荜茇油非皂化物40mg/kg,灌胃给药20天,显着降低喂饲含2%胆固醇饲料诱发的外源性高胆固醇血症。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1.对小鼠心肌营性血流量的影响: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荜茇制剂,30分钟后按营养性血流量测定方法,观察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心肌对86Rb的摄取能力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分别为4.4g/kg、8.9g/kg和11.1g/kg时,摄取率依次为7.2±4.00%(P<0.05)6.11±4.21%(P<0.05)3.3±4.42%(P>0.05)。当药物浓度增加至13.3g/kg时出现最低值,小鼠心肌对86Rb摄取量减少8.0±4.10%(P<0.01)在该剂量下的作用,相当于B-受体阻滞剂。而当药物剂量增加至17.8g/kg时,与上述结果相反,能使小鼠心肌摄取率增加到9.5±3.68%(P<0.01)这一剂量下的效应相当于B一受体激动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因此在不同剂量下荜茇可分别作为B-受体阻滞剂和B-受体激动剂。故临床用药量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

3.2.对耐缺氧和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荜茇挥发油能提高减压条件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用药组生存率为93.1%,对照组为18.6%。常压耐缺氧试验表明,荜茇挥发油,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37.8%;提高异丙肾腺素所致的氧耗量增加的小鼠生存时间,可比对照组提高30%。对亚硝酸钠所致缺氧小鼠,可提高64%的生存时间。延长氰化钾中毒小鼠的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提高66.6%,对夹闭小鼠两侧颈总动脉造成的组织缺氧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可延长58.3%。荜茇挥发油还能显着对抗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T波变化和心率减慢作用。

3.3.舒张冠状动脉作用:荜茇所含的Dehydropipernonaline可抑制KCl40mM引起的兔离体冠状动脉收缩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10-5M可完全对抗KCl引起的收缩作用。

3.4.对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荜茇油非皂化物40mg/kg,灌胃给药20天,显着降低喂饲含2%胆固醇饲料诱发的外源性高胆固醇血症小鼠TC、(LDL+VLDL)-C及肝脏胆固醇,并明显增加胆汁胆固醇。20、30和40mg/kg的非皂化物,降低TC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40mg/kg剂量可显着提高腹腔注射蛋黄乳液的小鼠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表明荜茇油非皂化物有降低血脂从而抑制As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这与其促进胆固醇酯化及排泄有关。

3.5.荜茇油非皂化物还能显着降低喂饲5%猪油饲料诱发的内源性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肝脏胆固醇含量,显着抑制Triton诱发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升高。

4.其它作用:荜茇酰胺0.lmg/kg有明显降低犬血压的作用。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

炮制

,拣除杂质,去柄,筛净灰屑,用时捣碎。《雷公炮炙论》:凡使(荜茇),先去挺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方用,免伤人肺,令人上气。

鉴别

理化鉴别(1)本品粉末或切片遇浓硫酸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检查胡椒碱)(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5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波作供试液。另取胡椒碱氯仿液作为对照液。吸取适量供试液和对照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展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6:4)展开,取出,晾干,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黄色斑点。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17H19O3N)不得少于2.5%。

归经

脾;胃;大肠;肺;膀胱;肝;肾经

性味

辛;热

注意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1.《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2.《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头痛;牙痛;鼻渊;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XIU鼻;或为丸纳龋齿孔中,或浸酒擦患处。

各家论述

1.《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2.《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3.《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4.《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5.《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6.《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7.《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8.《本草图经》: 治气痢。

9.《本草衍义》: 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10.《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11.《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荜澄茄

荜茇根

荜茇

《中国药典》:荜茇

《中药大辞典》:荜茇

《中华本草》:荜茇

书籍“本草”中的荜茇

《本草备要》:荜茇

《本草乘雅半偈》:荜茇

《本草从新》:荜茇

《本草撮要》:荜茇

《本草分经》:荜茇

《本草分经》:荜茇

《本草求真》:荜茇

《本草图经》:荜茇

《本草衍义》:荜茇

《本草易读》:荜茇六十一

《本草择要纲目》:荜茇

《本经逢原》:荜茇

《得配本草》:荜茇

《海药本草》:荜茇

《雷公炮炙论》:荜茇

《雷公炮制药性解》:荜茇

《药性切用》:荜茇

《饮食须知》:荜茇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荜茇

《证类本草》:荜茇

站内搜索

首页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名医

医案心得

杂集

中医世家(王氏)

本站说明及联系

改错记录

兴趣词

病症

中医学院

中医医院

政策法规

综合新闻

湘ICP备2023012249号-1

【食材篇】荜拨 - 知乎

【食材篇】荜拨 - 知乎首发于香料匣子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食材篇】荜拨食品行业采购成云食品行业采购老兵、美食作家荜拨植株: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草本质攀援藤本植物。植株长达数米,大多数部位有粉状细柔毛;枝呈“之”字型,具粗棱及沟槽;叶纸质,下部叶卵圆形或稍肾形,顶端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下部叶柄较长;花单性,雌雄异珠;果实为核果,球形。产地:荜拨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在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等国也有分布,荜拨的产量受到生长条件和单株产量的限制。在某些地区,荜拨的亩产量平均为2000斤,年产量平均在852吨以上。生长:荜拨生长于海拔约580米的疏荫杂木林、竹林、芭蕉林、村寨篱笆周围及河滩旷地。在较阴湿的林下生长,植株高而纤弱,开花结果少;在阳光足的地方生长,植株较矮小,但开花结果较多。花期:7-10月。产季:10月。鉴别:好货和次货的横截面、正面外观对比好货和次货的横截面、正面外观对比药用:荜拨是传统中药,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果穗为镇痛健胃的良药,味辛性热,用于畏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晋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小儿疝气中医疗法的秘方平疝方中便有荜拨这一味药。但需要强调的是,因荜拨辛热,过食易损伤人体正气,不能随意大剂量或长期服用。食用:荜拨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香料,主要用于食物的香味和口感。在烹饪过程中,荜拨通常与胡椒、辣椒、八角、桂皮等一起使用,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口感。荜拨不仅可以用于炖煮、烤制等长时间烹饪方法,也可以用于炒菜等短时间烹饪方法。在烹饪过程中,荜拨可以与肉类、蔬菜等食材搭配使用,能够提升食材的香气和味道,增加菜肴的口感层次。另外荜拨还可以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的产品,如调味油、调味酱等。工业:荜拨常用于制作香水、香薰等产品。在香水中,荜拨的香气可以与其他香料相互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味道,提升香水的品质和吸引力。在香薰产品中,荜拨的香气可以起到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行情:2024年年初有进口货源增多冲击市场,且大货需求较弱,导致价格跌落的幅度较大,现市场售价进口货57-58元,相对年前的66-67元,跌幅达15%以上。该品属于小品种,用量有限,关注度也不高,但老库存量较少,加上生产难以大量恢复,预计,后市价格再落空间已小。编辑于 2024-02-15 21:13・IP 属地江苏香辛料中药材食材​赞同​​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香料匣子以术外求渐而练心,天然药材为媒介以求

荜拨 - 搜狗百科

搜狗百科荜拨(拉丁学名:Piper longum Linn.,别名:毕勃),胡椒科胡椒属攀援藤本。它生于疏荫杂木林中,海拔约580米。 其叶纸质,有密细腺点,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背面密而显著,叶脉7条,叶柄长短不一;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子房卵形,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花期7-10月。它产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荜拨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荜拨(拉丁学名:Piper longum Linn.,别名:毕勃),胡椒科胡椒属攀援藤本。它生于疏荫杂木林中,海拔约580米。其叶纸质,有密细腺点,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背面密而显著,叶脉7条,叶柄长短不一;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子房卵形,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花期7-10月。它产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中文学名荜拔展开拉丁学名Piper longum Linn.展开科胡椒科展开界植物界展开属胡椒属展开纲双子叶植物纲展开分布区域产于广东、云南等地展开目胡椒目展开别称毕勃、荜茇、荜菝、荜拨展开二名法Piper longum展开门被子植物门展开亚属胡椒亚属展开亚种荜拔展开异名Chavica roxburghii Miq展开展开词条标签:胡椒科药用植物药用植物中药材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65284次最近更新:24.02.21编辑次数:19次创建者:张雨/mg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荜拨 - 医学百科

荜拨 - 医学百科

匿名未登录登录医学百科搜索

荜拨来自医学百科名字空间页面讨论更多更多语言页面选项Read查看源代码历史 荜拨(图1)

  

目录

1 植物形态

2 生态环境

3 地理分布

4 药用价值

植物形态

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叶纸质,有密细腺点,下部的卵圆形或几为肾形,向上渐次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12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短尖头或上部的短渐尖至渐尖,基部阔心形,有钝圆、相等的两耳,或上部的为浅心形而两耳重叠,且稍不等,两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背面密而显著; 叶脉7条,均自基出,最内1对粗壮,向上几达叶片之顶,向下常沿叶柄平行下延;叶柄长短不一,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的有时近无柄而抱茎,均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鞘长为叶柄的1/3。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 荜拨(图2)

花序长4-5厘米,直径约3毫米;总花梗长2-3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有时基部略狭,直径约1.5毫米,无毛,具短柄,盾状;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惟苞片略小,直径0.9-1毫米;子房卵形,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柱头3,卵形,顶端尖。浆果下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上部圆,顶端有脐状凸起,无毛,直径约2毫米。花期7-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疏荫杂木林中,海拔约580米。  

地理分布

产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广西、广东和福建有栽培。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及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荜拨(图3)

中药名:荜拨。

药用部位:以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入药。

性味功能:为镇痛健胃要药,味辛性热,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及牙痛等。

取自“https://www.yixue.com/index.php?title=荜拨&oldid=93834”

分类:中草药药材胡椒科导航导航最近更改随机页面Wiki工具Wiki工具特殊页面页面工具页面工具用户页面工具更多链入页面相关更改可打印版本固定链接页面信息页面日志分类分类中草药药材胡椒科

荜茇_荜茇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查询

荜茇_荜茇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查询

中药名称大全

药材中成药穴位

首页 方剂 偏方

中药养生

中药美容

中药鉴定

按条件查中药

按归经按拼音按功效

按药性按药味按药用部位

荜茇 2018-05-14

  【中药名】荜茇 biba(bo)

  【别名】荜拨、荜拨梨、椹圣、鼠尾。

  【英文名】Fructus Piperis Longi

  【药用部位】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下部匍匐,枝横卧,有纵棱和沟槽,幼时密被粉状短柔毛。单叶,互生,纸质,叶片卵圆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耳状,两面叶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下面密而显著,基出脉5~7条;叶柄下部的长达9厘米,中部的长1~2厘米,顶端近无柄,具密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与叶对生,无花被;雄蕊总花梗长2~3厘米,被粉状短柔毛,穗长4~6厘米,直径约3毫米,花直径约1.5毫米,苞片1,近圆形,雄蕊2枚,花药椭圆形,2室,花丝短;雌穗总花梗长1.5厘米密被柔毛,穗长1.5~2.5厘米,直径约4毫米,于果期延长,苞片圆形,花的直径不及l毫米,子房上位,倒卵形,1室,下部与花序轴合生,无花柱,柱头3。浆果卵形,先端尖,基部嵌陷于花序轴内与之结合,呈圆形,顶端有脐状突起,成熟时为红褐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至翌年春季。

  【产地分布】生于热带林下。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1.5~3克,煎服。用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治痰饮恶心(《圣惠方》)。

  【药理研究】醇提物具有抗溃疡、抗心肌缺血作用。挥发油能抗心律失常、调血脂,并能抑制中枢神经。耐缺氧、镇静、镇痛、解热、广谱抗菌、对冠状血管和肠管平滑肌有很强的松弛作用等。

  【化学成分】主含酰胺类化合物、木脂素、挥发油、胡椒碱、四氢胡椒酸、棕榈酸、荜茇明宁碱、长柄胡椒碱、荜茇明碱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冷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1.5克。(《圣惠方》)

  ②治偏头痛:荜茇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痛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痛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③治牙痛:荜茇、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纳蛀孔中。(《圣济总录》荜茇丸)

药材 成药 方剂 穴位

苦地丁

穿山龙

硇砂

银杏叶

白附子

郁金

贯叶金丝桃

木芙蓉叶

白及

更多>>

六君子丸

麝珠明目滴眼液

虫草清肺胶囊

牛黄上清丸

补中益气丸

化积口服液

松龄血脉康胶囊

槐角丸

普济痔疮栓

更多>>

五味消毒饮

内消瘰疬丸

柴葛解肌汤

当归贝母苦参丸

四物汤

白头翁汤

防己黄芪汤

八珍汤

犀黄丸

更多>>

关冲

目窗

上星

居�s

水分

尺泽

胃仓

然谷

太渊

更多>>

偏方秘方更多>>

桂枝肉桂治冻疮

大枣枳实治心力衰竭

大蒜治百日咳

熟地生麻治更年期综合征

白头翁黄芪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

中药知识

青果的鉴别方法

威灵仙的鉴别方法

钩藤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侧柏叶的鉴别方法

白术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搜索

首页 - 中药大全 - 中成药大全